渭南市联合职业学校
联系我们
渭南市联合职业学校 免费咨询:0913-2116162
报名热线:19894668212(张洁)      13709232879(左忠民)      18009274318(刘勇)      1309131234(强红梅)
学校地址:渭南开发区西潼路良田街西段
乘车路线:1.火车站乘坐12路—新盛路南口
     2.东风街恒基商场门前乘坐309路—新盛路南口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新闻动态
大学素质教育新视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诉求
作者:渭南市联合职业学校 发稿日期:2022-07-21 11:28:54
大学素质教育新视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诉求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别敦荣

    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大主题。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素质教育承担新的使命,需要新的发展路径。
一、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诉求
    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从量的规定性来看,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了4430万人,毛入学率为57.8%,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成就。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程非常快,2000年世界高等教育总人数约1.1亿人,到2020年达到了2.35亿人,增长了1.3倍。2000年前,世界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国家只有20个,到2020年,达到76个。
我们曾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进行全景式研究。根据毛入学率高低,把普及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是51-65%,中级阶段是66-80%,高级阶段是80%以上。目前,现有21个国家处于初级阶段,29个国家处于中级阶段,26个国家达到高级阶段。在这个格局中,所有发达国家都进入了中高级阶段,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们预测,未来10年左右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跃进的时期,即普及化将进入中级阶段,在学人口将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万人左右。尽管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7.8%,但净入学率可能仅过40%,至少还有一半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没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们应该为这些适龄人口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服务,包括取消或调整一些限制性政策制度。为此,我们建议调整中职毕业生不能参加普通高考的政策规定,使他们与其他适龄人口享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为所有人提供无差别、高质量的技术、职业和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契合的。
    统计表明,2033年是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峰值年,从现在到2033年,适龄人口数将呈增长趋势。2033年以后,适龄人口数缓慢下降, 以现行的人口增长速度,预计2050年以后会下降得比较快。当然,如果人口政策进行调整,相应的适龄人口数会有新的变化。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一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普及化是量与质的统一,在规模已经达到4430万人的背景下,质量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在高等教育规模大起来的同时实现高等教育实力强起来,是普及化发展的首要课题。二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普及化的应有之意。普及化不是弱的普及化,而是强的普及化。如何让更多人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是普及化发展的重大课题。三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实现普及化发展的中高级阶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发展的进程和节奏如何把控,既需要宏大的战略,也需要适切的战术。四是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高等教育的第一功能是人才培养,但高校、政府和社会用人部门大多从宏观角度看待高等教育发展,希望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的有机结合是普及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不论从哪方面讲,高等教育普及化都离不开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变的内核。
二、大学素质教育的新使命
    大学素质教育,是一个很中国式的概念,极具中国语言风格。在国际上,讲Quality Education,与我们所讲的素质教育,完全是两回事。如果把英文文献中的Quality Education翻译成“素质教育”,是会闹笑话的。但现在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有时候,只好翻译成为Suzhi Education。大学素质教育提出来已经30多年了,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扭转高等教育的一些方式和做法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最近,我在阅读《周远清教育人生》这本书,深切地感受到周远清教授浓浓的素质教育情结。其在任职教育部领导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期间,极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指出素质教育是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
    大学素质教育主要解决了人才培养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关系问题。过去更多地讲知识,也讲能力,加入“素质”以后,人才培养的要求就更明确、更全面了。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以下两方面作用:第一,凸显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素质教育特别重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所以,最初“素质教育”被称为“文化素质教育”。第二,促使“人文”概念为大家认同。“文化”和“人文”两个概念既有交叉重合也有差别。过去,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教育,较少重视文化和人文,既缺少相关的学科专业,又缺少相关的校园活动。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素质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这正是“大学素质教育”理念为什么能够被提出来,而且是由华中科技大学这样的理工科大学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素质教育有其特殊的要求,包括注重文化素质养成,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创新素质培养,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从一些高校的实践看,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等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实施路径。特别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解决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即人文与科学相脱节的问题。素质教育把二者联系起来、关联起来、融合起来,是了不起的。
    在普及化阶段,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第二代、第三代大学生培养问题。在精英化和大众化阶段,也包括普及化的初级阶段,第一代大学生会居多,等到普及化的中高级阶段,第二代、第三代大学生占比会越来越高,这个趋势应该是确定无疑的。当一个国家大学生是以第二代、第三代大学生为主时,这个国家社会文化、文明程度将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从这个角度讲,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在国民素质提高上的意义绝不可小觑,不能把高等教育简单看成是个人素质怎么提高,而是应当放在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在更大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考察。
三、大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由上述可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素质教育的地位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作用范围不是变窄了,而是更宽广了;内涵不是变小了,而是更丰富了。面对日益增多的第二代、第三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发挥的作用将更积极,且应得到升华。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素质教育发展应有新思路,探索新路径。

       第一、树立核心教育理念地位。

       普及化阶段,大学生的构成发生了重要改变,国民素质也不同于精英化和大众化阶段,所以,素质教育的价值不同于以往,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地位应当上升到高等教育的核心位置。

       第二、实施全纳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应当是全纳的,面向全体大学生,包括高职(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其他各类大学生。全纳教育过去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而言的,在普及化阶段,应当包含更广泛的教育对象,将所有高等教育人口都包括进去。2022年5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Leave No One Behind(不落下任何一个人)被作为核心主题提出来,这说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全纳的教育是普及化向中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建设人本化的高等教育环境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涵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终极目的在于对人格和人性的塑造。人本位和社会本位是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两种价值倾向,在国家不太发达、社会不太发达、高等教育不太发达的时期,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无疑是偏向社会本位的,而对人本位价值相对比较忽视。在普及化阶段,国家和社会发达程度提高了,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更是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价值关系中,更多地向人本位倾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必然趋势。因此,要构建人本化的高等教育环境,将素质教育融入高校建设各个方面,为大学生人格和人性的塑造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第四,营造校本化的素质教育文化。

    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在于高校。高校应当根据办学定位和特征,建立有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我国高校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营造校本化的素质教育文化,是我国高校建立自身教育体系的关键之一。



上一篇:关于网络伪造渭南市联合职业学校招生简章的郑重声明
下一篇:田增池教育基金会-2017年度颁奖大会在屈驾小学举行

大学素质教育新视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诉求

渭南市联合职业学校 2022-07-21 11:28:54

大学素质教育新视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诉求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别敦荣

    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大主题。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素质教育承担新的使命,需要新的发展路径。
一、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诉求
    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从量的规定性来看,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了4430万人,毛入学率为57.8%,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成就。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程非常快,2000年世界高等教育总人数约1.1亿人,到2020年达到了2.35亿人,增长了1.3倍。2000年前,世界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国家只有20个,到2020年,达到76个。
我们曾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进行全景式研究。根据毛入学率高低,把普及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是51-65%,中级阶段是66-80%,高级阶段是80%以上。目前,现有21个国家处于初级阶段,29个国家处于中级阶段,26个国家达到高级阶段。在这个格局中,所有发达国家都进入了中高级阶段,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们预测,未来10年左右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跃进的时期,即普及化将进入中级阶段,在学人口将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万人左右。尽管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7.8%,但净入学率可能仅过40%,至少还有一半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没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们应该为这些适龄人口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服务,包括取消或调整一些限制性政策制度。为此,我们建议调整中职毕业生不能参加普通高考的政策规定,使他们与其他适龄人口享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为所有人提供无差别、高质量的技术、职业和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契合的。
    统计表明,2033年是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峰值年,从现在到2033年,适龄人口数将呈增长趋势。2033年以后,适龄人口数缓慢下降, 以现行的人口增长速度,预计2050年以后会下降得比较快。当然,如果人口政策进行调整,相应的适龄人口数会有新的变化。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一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普及化是量与质的统一,在规模已经达到4430万人的背景下,质量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在高等教育规模大起来的同时实现高等教育实力强起来,是普及化发展的首要课题。二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普及化的应有之意。普及化不是弱的普及化,而是强的普及化。如何让更多人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是普及化发展的重大课题。三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实现普及化发展的中高级阶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发展的进程和节奏如何把控,既需要宏大的战略,也需要适切的战术。四是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高等教育的第一功能是人才培养,但高校、政府和社会用人部门大多从宏观角度看待高等教育发展,希望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的有机结合是普及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不论从哪方面讲,高等教育普及化都离不开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变的内核。
二、大学素质教育的新使命
    大学素质教育,是一个很中国式的概念,极具中国语言风格。在国际上,讲Quality Education,与我们所讲的素质教育,完全是两回事。如果把英文文献中的Quality Education翻译成“素质教育”,是会闹笑话的。但现在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有时候,只好翻译成为Suzhi Education。大学素质教育提出来已经30多年了,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扭转高等教育的一些方式和做法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最近,我在阅读《周远清教育人生》这本书,深切地感受到周远清教授浓浓的素质教育情结。其在任职教育部领导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期间,极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指出素质教育是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
    大学素质教育主要解决了人才培养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关系问题。过去更多地讲知识,也讲能力,加入“素质”以后,人才培养的要求就更明确、更全面了。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以下两方面作用:第一,凸显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素质教育特别重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所以,最初“素质教育”被称为“文化素质教育”。第二,促使“人文”概念为大家认同。“文化”和“人文”两个概念既有交叉重合也有差别。过去,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教育,较少重视文化和人文,既缺少相关的学科专业,又缺少相关的校园活动。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素质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这正是“大学素质教育”理念为什么能够被提出来,而且是由华中科技大学这样的理工科大学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素质教育有其特殊的要求,包括注重文化素质养成,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创新素质培养,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从一些高校的实践看,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等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实施路径。特别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解决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即人文与科学相脱节的问题。素质教育把二者联系起来、关联起来、融合起来,是了不起的。
    在普及化阶段,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第二代、第三代大学生培养问题。在精英化和大众化阶段,也包括普及化的初级阶段,第一代大学生会居多,等到普及化的中高级阶段,第二代、第三代大学生占比会越来越高,这个趋势应该是确定无疑的。当一个国家大学生是以第二代、第三代大学生为主时,这个国家社会文化、文明程度将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从这个角度讲,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在国民素质提高上的意义绝不可小觑,不能把高等教育简单看成是个人素质怎么提高,而是应当放在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在更大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考察。
三、大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由上述可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素质教育的地位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作用范围不是变窄了,而是更宽广了;内涵不是变小了,而是更丰富了。面对日益增多的第二代、第三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发挥的作用将更积极,且应得到升华。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素质教育发展应有新思路,探索新路径。

       第一、树立核心教育理念地位。

       普及化阶段,大学生的构成发生了重要改变,国民素质也不同于精英化和大众化阶段,所以,素质教育的价值不同于以往,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地位应当上升到高等教育的核心位置。

       第二、实施全纳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应当是全纳的,面向全体大学生,包括高职(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其他各类大学生。全纳教育过去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而言的,在普及化阶段,应当包含更广泛的教育对象,将所有高等教育人口都包括进去。2022年5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Leave No One Behind(不落下任何一个人)被作为核心主题提出来,这说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全纳的教育是普及化向中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建设人本化的高等教育环境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涵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终极目的在于对人格和人性的塑造。人本位和社会本位是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两种价值倾向,在国家不太发达、社会不太发达、高等教育不太发达的时期,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无疑是偏向社会本位的,而对人本位价值相对比较忽视。在普及化阶段,国家和社会发达程度提高了,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更是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价值关系中,更多地向人本位倾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必然趋势。因此,要构建人本化的高等教育环境,将素质教育融入高校建设各个方面,为大学生人格和人性的塑造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第四,营造校本化的素质教育文化。

    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在于高校。高校应当根据办学定位和特征,建立有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我国高校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营造校本化的素质教育文化,是我国高校建立自身教育体系的关键之一。





400-887-1655

地址:渭南开发区西潼路良田街西段
乘车路线:1、火车站乘坐12路—新盛路南口
2、东风街恒基商场门前乘坐309路—新盛路南口

2020 渭南市联合职业学校
ICP备案:陕ICP备16018591号